摘要
目的了解同级医院心内科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抗栓治疗现状。方法以苏州市立医院心内科2017年收治329例的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律协会2014年发布的《心房颤动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通过CHA2DS2-VASc卒中评分系统和HAS-BLED出血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参照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房颤治疗指南[5],评价华法林抗凝效果。比较患者实际抗栓治疗方案与指南推荐方案的差距。结果 CHA2DS2-VASc评分方面,低危患者抗凝比例为100. 00%,与《指南》推荐不符,存在过度抗凝;中危患者9例,6例(66. 67%)采用抗凝治疗,3例(33. 33%)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均符合《指南》推荐;高危人群中,267例(83. 96%)按《指南》推荐接受抗栓治疗,51例(16. 04%)未接受抗栓治疗; HAS-BLED评分方面,低危患者用药率为100. 00%,高危患者用药率为69. 09%。高危患者中有42例接受双抗治疗,其中38例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患者,符合2014年PCI指南[9]推荐; 63例应用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30. 16%,接受抗栓治疗的278例患者中,出现ADR 7例(2. 52%),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6例,未抗凝患者中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3例。结论该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与相关指南推荐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华法林INR监测,做好随访和宣教。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苏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