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景区是跨文化交际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场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可真实反映出语言之间的生态关系、语言活力以及该区域的语言生态环境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景观标牌进行语言学分析是近年来研究的新视角。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其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优势语言、凸显性以及语言景观的功能,以期为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景区文化、主流文化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持语言生态平衡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