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妇女保健工作协调权威程度分析

作者:田壮; 李程跃; 左姣; 陈菲; 于芳; 李伯阳; 陈任; 石林梅; 沈群红; 郝超; 郝模; 张春芝; 马安宁*
来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9, 39(01): 27-40.

摘要

目的比较京沪两地妇女保健工作协调权威程度的差异,明确其意义,探索对其量化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0-2017年京沪两地妇女保健公开文件资料,从中提取并量化相关信息,评价两地妇女保健工作的协调权威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北京市妇女保健工作协调权威程度由16. 34%上升到17. 76%,上海由11. 84%上升到52. 14%,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 674,-0. 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地妇保工作协调权威程度逐步完善,能够促进妇保工作的开展。在常规工作协调方面,北京优于上海,但两地协调仍主要局限在卫生系统内部;应对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方面,上海优势明显,尚需加强其可落实程度。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在以上两方面均应具备权威的统一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有效发挥作用;研究所探索采用的量化评价方法具备可行性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