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S-I:评估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偏倚风险的新工具

作者:王浩*; 唐晓宇; 王和平; 吴昊森; 周奇; 王子君; 肖淑君; 刘练; 王东珂; 杨楠; 王琪; 王小琴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10(07): 789-793.

摘要

<正>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为评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1,2]。但在研究罕见病、慢性疾病及涉及伦理学或长期疗效观察等问题上,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较低,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非随机对照研究(NRSI)更易达到研究目标,并且也是评估干预疗效的重要方法[3-6]。且一些学者在对RCT和观察性研究进行对比后,认为一个大样本的试验设计完善的非随机研究比一个小样本的设计不佳的RCT更加可取[7,8]。目前,许多评价观察性研究方法学

  • 单位
    第一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兰州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甘肃省徽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