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建筑垃圾按照混凝土骨料试验要求进行处理后,制备不同水灰比、再生骨料掺量、循环周期等条件下的再生混凝土,对不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特征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弃建筑垃圾掺量的不断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总进汞量、平均孔径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且在废弃建筑垃圾掺量为60%时取得最小值。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当经历硫酸钠溶液侵蚀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取最佳值时,硫酸钠溶液的浓度设定为5%,循环周期设定为30次,废弃混凝土、废弃砖以及废弃固结砂浆比例设定为6∶2∶2,水灰比设定为0.40,粉煤灰掺量设定为10%。过量的废弃建筑垃圾和产生的化学产物就会破坏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且再生混凝土内部产生了更多的裂隙等缺陷,使得混凝土内部孔隙率、总进汞量、平均孔径的变化规律开始增大。

  • 单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