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护理中休克指数的应用及作用。方法 选取9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休克指数分为A组(休克指数≤1)、B组(1<休克指数≤1.5)、C组(休克指数>1.5),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三组护理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出血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三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三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及坠痛感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护理技术、护理过程及护理态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三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三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休克指数在异位妊娠护理中具有指示作用,休克指数越高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