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血压控制不佳入院的16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化验结果、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及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无功能偶发肾上腺瘤(NIDAM)组(7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组(48例)和单纯原发性高血压(EH)组(41例),对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围、是否合并糖尿病、血脂(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钾水平、肾上腺占位病变大小、卧位PA、醛固酮水平及ARR值及立位PA、醛固酮水平及ARR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围、是否合并糖尿病、血脂(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组尿酸水平较EH组低[(303.4±57.0)μmol/L比(347.0±88.4)μmol/L,P=0.013]。3组患者PRA比较,PA组患者卧/立位PRA均低于NIDAM组和EH组(P<0.001),NIDAM组立位PRA低于EH组[3.37(1.59,5.12)μg/(L·h)比4.18(2.13,8.28)μg/(L·h),P=0.032],NIDAM组卧位PRA亦低于EH组(P<0.001)。3组ARR比较,PA组患者卧/立位ARR高于NIDAM组和EH组(P<0.001),NIDAM组立位ARR高于EH组(P=0.019),NIDAM组卧位ARR高于EH组(P<0.001)。3组醛固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DAM组和PA组肾上腺占位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组病变直径为0.8(0.3,1.2)cm,小于NIDAM组病变直径的1.3(0.7,2.0)cm(Z=-3.080,P=0.002)。结论醛固酮水平正常不能排除PA,PRA降低和ARR升高可作为PA的诊断和筛查标准,较醛固酮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不应根据患者腺瘤直径大小判断有无内分泌功能。对于NIDAM患者,肾素水平低于正常,应定期随访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以免漏诊。

  • 单位
    北京市隆福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