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血小板减少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及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调取180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病因、科室分布情况,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1 d~98岁),其中≤60岁患者1062例,占59.00%;>60岁患者738例,占41.00%。1800例患者中男性993例,占55.17%;女性807例,占44.83%。男性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为80×10~9/L,女性患者中位血小板计数为80×10~9/L。1800例患者中血小板计数≤20×10~9/L 121例,占6.72%;血小板计数(20~50)×10~9/L 274例,占15.22%;血小板计数(51~100)×10~9/L 1405例,占78.06%。180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科、肝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普通外科等科室,其中血液科占19.39%,中位血小板计数为50×10~9/L。180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液系统疾病共399例,占比22.17%;肝脏疾病346例,占比19.22%;肿瘤300例,占16.67%;感染性疾病297例,占16.50%;心脑血管疾病134例,占7.44%;肾病78例,占4.3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41例,占2.28%;内分泌疾病27例,占1.50%;其他疾病178例,占9.89%。血液系统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50.58×10~9/L,肝脏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2.93×10~9/L,内分泌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4.56×10~9/L,肿瘤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5.10×10~9/L,心脑血管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5.73×10~9/L,肾脏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7.01×10~9/L,感染性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78.05×10~9/L,其他疾病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0.65×10~9/L,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3.10×10~9/L。其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最低,且与其余8种疾病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1年度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为血液系统疾病、肝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最为严重,需要临床重点关注,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也需临床高度重视。
-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