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整群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仅给予传统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细致防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住院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平均血流速度(29.16±2.84)cm/s、血流峰速(41.92±4.8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24.85±2.63)、(38.05±4.68)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PTT为(34.62±4.04)s、PT为(14.86±2.63)s,均长于对照组的(30.83±3.42)、(13.16±2.31)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14.92±1.74)d短于对照组的(20.48±2.19)d,肺栓塞发生率1.69%、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的15.25%、20.34%,干预满意率93.22%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防治护理有助于改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 单位
    鱼台县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