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香港国安法的立法期间,中美报刊就此展开了激烈的对弈性报道。借助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对比《人民日报》和《华盛顿时报》各20篇关于香港国安法报道的介入资源差异并分析成因,可发现:在宏观上,两种报刊都倾向于从支持各自国家的站位来运用单声句子和引发多声对话,《人民日报》的对话收缩资源比例较高,而《华盛顿时报》的多声资源密度和对话扩展资源比例较高;在微观上,前者的否定、对立、强调、疏离等介入资源比例较高,而后者的引发和宣称资源比例较高,两种报刊倾向于采取支持各自国家的站位来运用8种介入资源;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催生以上报道介入资源差异的原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