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胼胝体细胞毒性病变(CLOCCs)及胼胝体压部(SCC)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提高两者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临床确诊为CLOCCs的成人患者71例及SCC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征,重点分析两组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包括病变位置、数量、形态、信号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结果 71例成人CLOCCs患者中,男53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8±14.4)岁,病因包括感染、外伤、癫痫或药物治疗、代谢性疾病、手术、疫苗接种,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呕吐,MRI显示病变在SCC均呈单发、中央、中线对称分布,形状呈圆形、卵圆形、“回旋镖形”,MRI平扫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胼胝体压部ADC值(ADCSCC)平均为(0.8651±0.6460)×10-3mm2/s,胼胝体膝部ADC值(ADCGCC)平均为(1.2088±0.6317)×10-3mm2/s, rADC值平均为0.3511±0.1931;88例成人SCC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59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5±14.2)岁,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主要临床症状为锥体束损伤、头晕、意识障碍,MRI显示多数呈颅内多发病变,多数SCC病变呈中线偏侧分布,多数形状呈不规则形,MRI信号与CLOCCs相似,ADCSCC值平均为(0.8179±0.5937)×10-3mm2/s, ADCGCC值平均为(1.2874±0.6473)×10-3mm2/s, rADC值平均为0.4212±0.173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病变信号、ADCSCC值、ADCG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变MRI特征(位置、数量、形态)及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LOCCs与SCC急性脑梗死MRI信号相似,rADC值可以作为初步鉴别两者的定量指标,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变MRI特征(位置、数量、形态)则作为初步鉴别两者的定性指标,而性别、ADCSCC值、ADCGCC值在两者鉴别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及MRI特征。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