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甘肃省静宁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和评价监测资料。结果2005—2014年累计监测AFP病例43例,平均发病率5.16/10万;发病以小年龄为主,其中04岁发病占58.14%,发病率9.70/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14.22,P<0.001);6—10月发病29例、占病例总数的67.44%,全程免疫占81.39%、零剂次和未全程免疫占16.28%,县级以上医院报告病例占100%,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未报告病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占AFP病例的51.16%、发病率2.64/10万。结论静宁县AFP病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夏秋季高发,04岁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AFP病例的主要病种;全县近10年来的AFP监测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成效显著,但乡(镇)以下卫生单位的报告工作仍有待加强,调动乡、村两级临床医生报告AFP病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监测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