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HAT评分(溶栓后出血评分)与使用rt-PA(0.6mg/kg体重)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后颅内出血情况的关系,为使用HAT指导溶栓治疗做准备。[方法]对162名进行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按0.6mg/kg体重)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HAT评分的各分项评分情况,按HAT0分、1分、2分、3分和≥4分为5组,记录各组患者的溶栓后颅内出血情况(分为非症状性、症状性及致死性颅内出血)和90d后的功能结局(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表示),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HAT0分、1分、2分、3分和≥4分各组的总颅内出血的百分比分别为2.7%、10.2%、20.0%、31.2%和50.0%;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分别为0.0%、2.0%、5.0%、12.6%和50.0%,卡方检验得χ2=28.0,P﹤0.001(Monte Carlo确切概率法),提示HAT分值的增加,颅内出血的比例及严重程度在增加,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将HAT和出血类型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0.306,P﹤0.001;说明HAT得分和出血程度正相关。本研究患者队列的症状性出血比例为3.1%,低于NINDS研究的5.9%。随着HAT评分的增加,取得良好预后(mRs≤2的比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结论]对于按0.6mg/kg体重,时间窗为4.5h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AT评分的增加与颅内出血风险的增加正相关。HAT可能作为预测溶栓后颅内出血风险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实用临床工具。
-
单位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