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不作为自身而存在的"非本真的存在",一种是作为自身而存在且能因此获得真正自我的"本真的存在"。这两种存在状态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主人公弗兰茨·毕勃科普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文借用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对《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进行文本分析,探讨小说主人公弗兰茨·毕勃科普夫的非本真的存在与本真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本真存在做出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