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话剧《萧红》立足于萧红的情感与命运,选取她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素材,以情感经历为主线,推动爱情、女性意识和文学精神坚守等主题协同发展,构建其光彩与晦暗,幸福与哀痛相互交织的一生。话剧《萧红》的创作特色可以从结构设计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结构设计方面,话剧采用双时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萧红一生追求自由和错综的情感统一起来,充分地呈现了萧红前后两种人生状态和迥然不同的心境;镜像式的戏中戏,借助《生死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金枝隐喻萧红,侧面映射着萧红的性格与命运;凄美的结尾,以回望的方式观照萧红短暂的生命旅程,烘托着回家的主题。在情感表达方面,话剧围绕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之间的爱情呈现了萧红的情感历程;人生路上的不断选择,促使萧红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对男权文化提出质疑和批判,亦不断追求女性自身的人权和尊严;在文学创作上,她从个体生命感悟出发,以自身的生存和体验为创作内容,别致清雅的笔墨使其标新立异,昭示着她对文学精神的坚守与追求。大幕拉开,萧红的百味人生得以直面,饱满、真实的形象引人动容。

  • 单位
    黑河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