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人有着“情理合一”的生存智慧,这是建立在儒家的“情理结构”根基之上的,李泽厚先生晚年提出的“情本体”思想对此颇具启示。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要走一条“礼乐相济”之路,在此一种以“情理结构”为内核的“情本儒学”,就更凸显出其在未来中国文化格局当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从而返本开新地来重建一种本土化的“情理文明”。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传统文化复兴,不能只复兴儒家理性化的一面,也就是强调礼之“理之不可易”,还要复兴儒家感性化的另一面,也就是乐之“情之不可变”,而这种“情理合一”的智慧也可以为世界文明提供出一种文明范本。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