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评价技术在动物类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宋华英; 董萍; 贺梦媛; 于小钧; 刘丛颖; 高鹏*; 代龙
来源:药物分析杂志, 2023, 43(02): 186-200.
DOI:10.16155/j.0254-1793.2023.02.02

摘要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资源丰富,临床药用历史悠久,药用范围广阔,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繁多,药理作用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经过分类归纳,动物药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酶)类、多肽类、脂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及甾体类等,其中蛋白质等生物信息大分子物质加大了检测难度,质控标准相对落后。生物检定方法是将动物药物看做一个整体来检定其生物活性(药效、活力或毒力),可综合考虑有效成分外的杂质对检测结果可能存在的影响,因而准确性较好,较理化检定有显著优势。生物检定法分为体外检定及体内检定,体外检定又可分为离体动物器官检定法、细胞培养检定法、生化酶促反应检定法、免疫学活性检定法、DNA分子技术等。本研究对动物药生物检定相关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并分析各生物检定方法的选用与动物药主要成分、药理作用、检定目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生物检定方法在动物药中应用的实例与不足之处,以期为中药动物药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