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锰(Mn)处理水平(0、1、10、100、200 mg·kg-1),分别标记为CK、Mn1、Mn10、Mn100、Mn200,研究了外源锰应用对海棠锰亚细胞分布、矿物质元素、多胺含量、多胺代谢酶及其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海棠对Mn的解毒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外源Mn添加量的提高,细胞壁和细胞器的Mn比例逐渐增加,细胞质的Mn比例逐渐降低;同时高水平的Mn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Mg、Na、K和Ca含量,增加了Zn含量。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表明,除不可溶性共价结合态多胺(PIS-PAs)中的精胺(Spm)含量显著增加外,其它多胺组分的腐胺(Put)、亚精胺(Spd)和Spm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这与多胺代谢酶活性(ADC、ODC、DAO、PAO)及相关多胺代谢酶基因(PavADC、PsaODC、ParDAO、PavPAO 2)的调控有关。综上,海棠根系Mn亚细胞分布及植株养分稳态受外源锰施用的影响,多胺含量、多胺代谢酶及其相关基因参与海棠植物对锰胁迫的解毒过程。
-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