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盆地性质

作者:王倩倩; 袁四化; 王亚东; 李伟民*; 刘永江; 郑世刚; 赵英利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1-23.
DOI:10.13278/j.cnki.jjuese.20220224

摘要

含油气盆地不同阶段的性质对于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评价油气资源生储运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新生代柴达木西部盆地性质与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地震剖面重新解译,系统地开展了盆地构造几何形态、沉积速率、沉积相、沉积旋回、沉积中心迁移以及盆地内不整合的接触关系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作为陆内挤压背景下的巨大坳陷,新生代的柴达木西部地区具有不对称的几何剖面形态、较高但又低于西部典型前陆盆地的沉积速率、过补偿状态下强烈缩短致使沉积中心迁移、反旋回性质明显发育的沉积-构造等特点。柴达木西部地区以狮子沟组为界线,前期发育细粒远源沉积,属压陷盆地;后期沉积速率显著增加,粗颗粒沉积发育,具有非典型的类前陆盆地性质,并由周缘山体构造活动及盆地过补偿状态共同控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