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中药肝损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丽苹; 何婷婷; 王立福; 朱云; 王仲霞; 景婧; 孙永强; 许文涛; 余思邈; 桑秀秀; 田淼; 任岳波; 崔延飞; 王睿林*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10): 1157-1162.

摘要

目的根据是否伴有自身抗体阳性及自身免疫现象对中药肝损伤(HILI)进行分型,并探讨不同类型HILI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18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HILI住院患者151例,其中伴有自身免疫现象HILI(AL-HILI)24例。根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将HILI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组48例,自身抗体阴性(阴性)组103例,将AL-HILI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AH阳性组)16例和自身抗体阴性组(AH阴性组)8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分型、理化[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肌酐、尿素]及免疫学指标(IgA、IgG、IgM)、肝组织病理表现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女性比例、平均年龄、TBil、IgA、IgG水平以及汇管区浆细胞浸润、界面炎、肝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患者比例增加(P<0.05,P<0.01),吞噬色素颗粒的kupffer细胞患者比例降低(P<0.05)。与AH阴性组比较,AH阳性组患者潜伏期、IgG水平以及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比例升高(P<0.05),治愈患者比例下降(P<0.05)。结论不同类型HILI和AL-HILI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不同,AL-HILI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更易进展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