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发展背后都有水资源的支撑,都有水资源的纽带关系,保障这些安全都要符合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要求。本文以东北地区作为典型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方法分析国家经济安全、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是突破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省份制造业结构总体上都不利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增加。采掘业,电力热力、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建筑业、服务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将有利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增加。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利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是农业用水减少的最主要驱动力。对于制造业来说,节水型技术进步是主要的驱动因素。也就是说,通过节水型技术进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增加。能源投入的技术进步是次要的驱动因素。黑龙江、吉林、辽宁需要转变制造业的发展方式,调整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以及制造业朝着价值链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