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肿瘤药物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以CT、MRI和PET为代表的影像学手段作为重要的终点替代指标,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应用线数等不同,治疗后影像学征象变化的个体差异较大,单用RECIST标准已无法满足个体化精准评效的需求。影像组学作为一种依托于新兴计算机技术的特征提取和模型构建手段,有望协助临床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疗效的精准评估。本文介绍了影像组学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影像组学在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影像组学在预测肿瘤分子标志物、评价治疗疗效和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潜力,探讨了目前影像组学在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
单位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