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过度市场化的清代医疗生态中,当不少医家追求利益时,一些出身儒者的医家将儒家观念带入职业中,表现出了一些儒家化的行为,如以著述挽救民命、救济贫病、树立医界规范等等。这些行为引发了社会对医家认同的变化,一些文人士大夫从学理层面不断拉近医与儒的距离,从而凸显医家的责任,拔高医家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医家的自我认同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医家也主动打通医与儒之间的区隔,构建医即儒的理论,进而建构自己的儒者形象。医家身份认同的变化吸引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从医,从而为当时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总之,儒家价值观对过度市场化的医疗起到了规范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