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指人名词后的"边"集中见于吐鲁番出土契约,这类"边"性质上是处所词,功能上表示指人名词所指称实体的区域投射。经考察发现,"名指人+边"最初多见于东汉译经,发展于中古译经。这类"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时演变和语义泛化的过程,"边"最初位于普通名词后,表示物体关系部分;随着"边"前的普通名词变为处所名词,后附于该名词的"边"也带上了处所义,它从表示某事物的边缘部分进一步引申指称该事物边缘以外的面积。"边"逐渐脱离关系范畴,进入空间区域范畴。"边"作为处所词的用法固化后,也可用于定位以指人名词为核心的区域,此时的"边"也逐渐发展成一个泛用的处所标记。

  • 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