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衡水市2009—2020年闪电定位数据和1972—2013年雷暴日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衡水湖景区的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景区雷暴日数总体呈轻微减小趋势,历年最大为37 d,最小为15 d;雷电活动时间分布特征明显,8月最频繁,占全年的61.6%,18:00—20:00和次日3:00—4:00为雷电多发时段;空间上地闪密度呈北高南低分布,旅游码头区域最高,为2.8次/(km2·a)左右,闾里古镇区域最低,为1.4次/(km2·a)左右;雷电流强度呈外高内低分布,衡水园博园、旅游码头和湖中岛3个区域平均雷电流为32 kA左右,衡水湖南部为26 kA左右,闾里古镇为18 kA左右。结合景区实际,提出了“五位一体”防雷减灾策略,以期有助于提高景区防雷减灾水平,有效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