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评估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为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至2016年5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30例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产妇组与30例未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2组的盆底基本结构并分别于静息状态及压力状态下进行各参数的测量,可以得到膀胱颈位置(Dr、Ds)、膀胱尿道后角(βr、βs)、膀胱颈旋转角(γ),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年龄、Dr、Ds、βr、βs、γ比较采用t检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2组在产后6周与产后14周Dr、Ds、βr、βs、γ值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设计的均数比较)。结果 (1)第14周研究组与对照组的Dr、Ds参数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14,P均<0.05);2组βr、βs、γ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3.83、2.44,P均<0.05);第6周2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0.40、0.52、0.87、1.21,P均>0.05)。(2)研究组第6周与第14周Dr、Ds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10.00,P均<0.05);βr、βs、γ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4.84、4.26,P均<0.05);对照组第6周与第14周的βr、βs、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1.96、1.87,P均>0.05),而Dr、Ds参数比较,第14周>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10.75,P均<0.05)。结论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可逐渐改善经阴道分娩者产程中造成的盆底结构及功能的伤害,经会阴超声可客观的评估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产后恢复提供重要的依据。
-
单位岳阳市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