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安石以"道"求"治"的政治哲学,是从早年到晚年演进深化的过程。在其早年,王安石认识到分裂的先王之道无法言治,于是从"道之不一"转而"求道之全"。在学术中期,其以诠解经书、诠解经义的方式"求道",但因其释经行为存在主观性,传播方式存在强制性,使得他所阐发的道,并未得到士人的认可。至晚年退居金陵,他通过著《字说》诠解文字本义,来确保所诠经义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但王安石为把治世观念注入经义,导致《字说》中的文字诠解,往往牵强附会,故而由《字说》挖掘经义,由经义呈现圣王治世之道,再由道求治的政治哲学建构并不成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