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饲料磷脂水平对乌鳢(Channa arg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为乌鳢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在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2%、4%、6%和8%的磷脂,配制5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记为PL0、PL2、PL4、PL6和PL8),饲喂初始体质量为(3.99±0.01)g的乌鳢幼鱼43 d,测定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1)饲料中磷脂的添加显著影响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PL4组和PL6组幼鱼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PL0组(P <0.05)。日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PL4组日摄食率最小,PL6组饲料系数最小,且两者均显著低于PL0组(P <0.05);PL8组幼鱼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2)随着饲料磷脂水平的升高,乌鳢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而其水分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 <0.05)。3)随着饲料磷脂水平的提高,乌鳢幼鱼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呈现降低趋势,PL6组和PL8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PL8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总抗氧化能力先增高后降低,PL2组显著高于除PL6组以外的其他组(P <0.05);过氧化氢酶活力则不受饲料中磷脂含量变化的影响(P> 0.05)。4)在饲料中添加磷脂显著提高幼鱼鱼体和肝脏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 <0.05)。5)磷脂的添加对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PL8组幼鱼的脂肪生成相关基因acc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PL0组(P <0.05);PL4和PL6组幼鱼的脂肪分解相关基因mgl表达量显著高于PL0组(P <0.05),PL6组幼鱼的hsl表达量显著高于PL0组(P <0.05);PL6组幼鱼的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和aco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L0组(P <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磷脂可显著提高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显著降低肝脏脂质沉积。乌鳢幼鱼对饲料中磷脂的最适需求量为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