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全面复习古代有关文献,认为:遗精多属于郁证的范畴。引起遗精的主要是恣情纵欲、劳心过度、妄想不遂、肝气郁结、君相火旺、思虑过度等情志因素;遗精在本质上属于心病,肝气郁结、思虑伤脾为其常见病机。肾虚与肾虚不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因于久病大病,未必有失封藏而遗精;肾虚不藏必因于情志因素,并通过心肾不交或心肝肾联动机制而发生遗精。遗精常见的伴随症状多具有郁证表现的特征。古代对于郁证遗精多从心论治,甚至认为通过净心舒情可不药而愈。演变至今日,遗精从肝论治者日益增多;诊治遗精当知郁证性遗精,切不可只知一味补肾。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