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前期,龙榆生、夏承焘等在新文学家、音乐家驳词律论的刺激下,通过建构"声调之学"来阐扬词体声情吻合的美学原理,与词体解放主张形成对峙之势。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旁鉴宫调声情、考究文献记载、梳理唐宋同调词作等途径推测词调的音乐情感;对各词调句度长短、字声平仄抑扬、韵部选用、韵位疏密等进行分析,考察词调声律与词调音乐情感的谐协关系。声调之学的建构弥合了仅考订文字律的词律之学与音乐学的隔阂,完成了对古典词学研究理路的革新。而在20世纪新旧文体并存、竞争的格局中,声调之学也重塑了词坛内外对词体倚声之本色的认识,凸显了词体独特的音乐性及美学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