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绒波杂二长花岗岩位于西藏南部浪卡子县,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绒波杂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硅(70.57%~72.71%)、富铝(14.78%~15.42%)、高钾(3.68%~3.9%)、高钠(4.45%~4.6%)、贫钙(0.68%~1.18%)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1.09~1.18)偏高,并且岩体中普遍含白云母、电气石、堇青石等富铝矿物,标准矿物中可见刚玉,岩石类型属S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变化较小(63.02~101.99×10-6),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相对富集(LREE/HREE=12.40~15.26,平均13.82)。δEu为0.87~1.08,平均1.01。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K,Hf,Nd,La和Ce,相对亏损Ba,Sr,Nb,P和Ti,具有造山带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5.0±1.1 Ma(MSWD=1.7),表明绒波杂二长花岗岩岩体初始结晶时代为始新世。综合分析认为该岩体原始岩浆为砂屑岩,形成于印-亚大陆主碰撞期(65~41 Ma),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