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化宇宙论对中国古代文艺影响至深,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以呈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为目的,形成气化美学。"气韵"生发于气化美学的深厚传统中,与其他气化美学批评术语构成了气化美学批评体系,并成为气化美学批评体系的枢纽。本文以"气韵"为中心,以"山水画"为中介,将"气韵"的内涵演变放在气化美学的脉络中进行探讨,揭橥"气化"宇宙论对中国美学批评的影响,进而阐发以"气韵"为枢纽的气化美学批评体系的特质和意义。以气化论为思维根基的气化美学批评的范畴,以"气化"看待万物,万物呈构自身之美,包含天道或自然内在的生命活力。"气韵"一词不仅在引进西方理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演绎,成为沟通中西文艺理论的关键词;而且西方学者也试图以"气韵"为核心搭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梁,并以此开拓西方美学的未思之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