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在农村劳动力工资趋势性上涨背景下,规模化经营受到工资与农业生产季节性(农时)的双重约束。研究探讨了工资上涨冲击下农时弹性通过影响粮食规模户农时调整行为从而制约规模经营发展的理论机制,并利用黑龙江、浙江、河南和四川4省620个规模户地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工资上涨,农时紧张地区规模户虽然可以选择向前调整农时,规避农忙时雇佣不到劳动力的风险,但规模经营面临更大的产量不确定性和成本提升;农时宽松地区规模户更便于向后调整农时,虽然生产成本下降的同时产出水平也降低,但综合考虑单位面积成本和产量,向后调整农时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缓解规模经营约束。因此,应加快推进农时紧张地区的全程机械化进程,研发生育期差异化的品种,进一步降低对农忙时期劳动力的需求,以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