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模型大鼠中银杏内酯B(GB)的作用通路及影响。方法成功制备40只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并纳入10只健康大鼠为健康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5、8、10 mg/kg GB,模型组、健康对照组均腹腔注射同剂量0.9%氯化钠溶液。各组大鼠均每天注射1次药物,共28 d。分别在注射药物第3、7、14、28天时监测各组大鼠皮质海马颗粒下层区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SGZ BrdU+)、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巢蛋白阳性细胞(BrdU+/nestin+)、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BrdU+/NSE+)、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BrdU+/GFAP+)细胞数,并检查第28天结束时各组海马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结果除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的皮质SGZ BrdU+及BrdU+/nestin+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第7天达到峰值。且随着GB剂量的升高大鼠皮质SGZ BrdU+及BrdU+/nestin+细胞数增多。除健康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的皮质BrdU+/NSE+及BrdU+/GFAP+细胞数均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第14天达到峰值。且随着GB剂量的升高大鼠皮质BrdU+/NSE+及BrdU+/GFAP+细胞数增多。干预28 d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的PI3K、p-Akt水平均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GB剂量的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的PI3K、p-Akt水平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的活性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GB剂量的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的caspase-3水平升高。结论 GB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提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促进神经分化,且随着剂量的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 单位
    乐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