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佛山十二石斋和汾江草庐是顺德籍文人梁九图在清道光咸丰年间所建的两处庭园。其中,十二石斋位于市镇的宅邸内,小巧工整,汾江草庐地处近郊,开朗自然。二者在规模和空间气氛上的差异,表现出粤中造园艺术的多样性。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庭园的营造过程,确定汾江草庐始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又以现场调查的方式,探清了十二石斋的建筑遗存。再通过对照文字记述中的空间信息与地图、平面图、卫星图等早期测绘资料,考证了两座庭园的布局,使文字中的景物能具象地对应到实际的场地环境中,直观地展现了两座庭园的空间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