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胡麻"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传入中国,至迟在东汉中原地区已见栽培,南北朝时期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食用油的主流兼有代饭功能。但其别名甚多,时日愈久,代、假、充、冒、讳、隐的品类和名称愈多,"巨胜"就一直是一桩悬案,唐代以降"油麻""脂麻"等重要别名如雨后春笋,加剧了名物混杂的现象;从明代开始"胡麻"逐渐有了新的隐喻,这桩悬案变得更加纷繁芜杂。"胡麻"名实混杂、称谓混乱以及正名与别名长期共存,"胡麻之辨"亟待解决;"胡麻"各种名称的起源、传播、演变、嬗替和文本书写的方式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