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8年广元市HIV-1毒株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苏玲; 朱俊; 曾亚莉; 侯雪芹; 严图; 李一平; 杨洪; 叶黎; 袁丹; 魏东兵; 梁姝*
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08): 831-835.
DOI:10.13419/j.cnki.aids.2020.08.09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业人口较多的广元市1型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流行特征。方法获得2011-2018年广元市报告HIV-1感染者的HIV-1毒株pol基因区序列,分析其一般分布特征;并用分子簇分析方法,了解广元市HIV-1流行毒株的成簇特征。结果本研究最终获得广元市833例HIV-1感染者的序列,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7BC、CRF01AE、CRF08BC和B亚型,占该地区历年检出毒株的94.36%(786例)。2013年以后陆续检出了CRF5501B、CRF85BC和CRF6701B等毒株。广元市HIV-1流行毒株有一定的人群和地域分布特点。其HIV-1毒株总体成簇率为49.94%(416/833)。CRF08BC和CRF01AE的成簇率最高,分别为64.10%和56.89%,且不同亚型毒株成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了129个不同大小分子簇,本地较大(≥10个病例)分子簇簇内病例的主要传播方式有男男同性性行为、异性商业性行为和异性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三种。结论近年来,广元市HIV-1毒株类型多样化趋势明显,应加强对HIV-1毒株的特征和流行趋势分析,为后期针对性进行精准干预提供依据。

  • 单位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