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具有疏理气机作用的理气类药物进行整理、归类,探析其规律,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建立Excel表,对所涉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毒性、使用禁忌等信息进行录入,对所涉及药物的功效进行处理,通过Excel表格计算功能,对"性味""归经""功效""毒性""禁忌"等信息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四气中理气药物多性温,占64.8%,性寒、热、凉分别占14.3%、3.3%、3.3%;四气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占14.3%。五味中理气药物多味辛、苦,分别占71.4%、58.2%;味甘、酸、咸、涩者分别占18.7%、7.7%、4.4%、2.2%。理气药物大部分归脾、胃、肺、肝经,分别占53.8%、51.6%、41.8%、40.7%,归于肾经者占17.6%,归于大肠经者占14.3%,归于心经者占11.0%,仅有小部分归于胆、膀胱、小肠、三焦经。理气类药的功效除了可以行气、降气外,还具有除湿祛痰、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清热的功效,分别占40.7%、25.3%、17.6%、14.3%、13.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理气类药物的毒性及使用禁忌均有记载,其中标明"有毒"者7味,占7.7%;涉及药物禁忌者共15味,占16.5%。结论:临证应用理气类药物时,当知其性味、功效,明其适用病位、症状、兼证,重其注意事项,针对性选择使用。

  • 单位
    扬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