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重要的两个范畴,其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二者在原发阶段分属两个系统,却都体现了事物的性质及其自然属性。"阴阳"从起初表征事物的"方位"属性转变为实体自身的"自有"属性,就成为其与"五行"合流的内在依据。"五行"则经过顺序的变化,使其生克结构趋于完备,至于"阴阳"的五行化和"五行"的阴阳化及其互映结构又促使二者成为宇宙生成的动力之源,也为董仲舒整合"阴阳五行说"提供了理论可能。董仲舒将"阴阳五行"遍在化于限皇权、施仁政,尊天道、匡人君的实践过程中,并赋予"阴阳"以善恶的属性,终于使"阴阳五行"成为儒家仁德政治的规训律则、人世伦常的价值信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