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对贵州省境内多条高速公路的红粘土边坡破坏情况的调研结果,讨论并明确了红粘土路堑边坡破坏的主要类型、时空分布、发生规律、破坏面形状等破坏特征。揭示了红粘土边坡的破坏机理,红粘土边坡的破坏主要因其干缩开裂、雨水渗透导致土体强度衰减,在裂隙水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坍塌。基于非饱和土理论,推导了裂隙开展深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受扰动程度和自身结构特点将红粘土边坡进行分类,明确了不同类别边坡的典型破坏模式。根据红粘土边坡实际破坏模式,提出了"裂隙水压力推力平衡法"用于红粘土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 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