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舍河沿岸2021年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

作者:杨新艳; 钟汶兵; 林怡; 蔡芳; 刘义; 邝芝正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2, 33(06): 823-82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6.011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口市美舍河沿岸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密度变化,为登革热防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海口市美舍河沿岸人口集中区域共设立5个调查点,2021年全年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使用WPS 2020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整理,运用SPSS 17.0软件分析BI、容器指数(CI)和帐诱指数的相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21年平均BI为25.33,平均CI为38.31%,5个调查点的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11,P<0.001)。白纹伊蚊成蚊平均帐诱指数为15.98只/(顶·h),城乡结合部的蚊密度>居民区>公园。5-11月为白纹伊蚊密度高峰期,9月BI达最高峰,10月成蚊密度达最高峰。BI与同期CI、帐诱指数呈正相关(r=0.720,P=0.008;r=0.709,P=0.010),CI与帐诱指数呈正相关(r=0.623,P=0.030)。不同类型积水容器中,暂时性积水容器和固定积水容器CI分别为37.91%和4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391),9类不同孳生地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097,P<0.001),其中废旧轮胎的CI值最高,为67.03%。结论 美舍河沿岸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一旦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存在登革热本地流行的风险。建议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孳生地,防止蚊虫孳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