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消疤草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梅青; 廖尚高; 周翠琼; 吴亚云; 吴新玉; 何迅*
来源:中药材, 2019, 42(08): 1801-1805.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9.08.018

摘要

目的:明确苗药消疤草(地锦苗)抗肝纤维化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结合酸碱处理法将消疤草提取物分为石油醚萃取(P)、乙酸乙酯并三氯甲烷萃取(C)、三氯甲烷萃取后乙酸乙酯部位(EE)以及正丁醇萃取(B)四个组分,以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作为模型,用MTT法检测各组分对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活性组分;以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种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肝纤维化活性。结果:组分EE和C分别在31和15μg/mL时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活性,从这两个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原阿片碱(1)、β-卡波林(2)、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3)、对乙氧基乙酰苯胺(4)、3-亚乙基-2-吡咯烷酮(5)、(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6)、macleayin E(7)、2-(4-羟基-3-甲氧苯基)-3-[N-2-(4-羟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酰-5-[N-2-(4-羟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酰乙烯基-7-甲氧基苯并二氢呋喃(8)。其中,化合物1、2、3、6、7和8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且化合物1、7、8在较低浓度下亦具有明显的活性。结论:组分EE和C是消疤草抗肝纤维化的有效组分;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8是消疤草抗肝纤维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