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以及休克指数法测定产后出血量的精确率。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276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以及休克指数组,每组各69例,分别应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以及休克指数法进行产后出血量的测定,比较不同测定方法计算的出血量以及产后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①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测定产后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及休克指数组测定产后2 h出血量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组测定产后2、24 h出血量以及检测出产后出血概率明显高于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组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概率显著低于称重组、容积组、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组内比较,产后30、60、120 min时检测HB、HCT等指标下降程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四组产后30、60、120 min时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产妇产后30、60、120 min心率<90次/min、≥90次/min比例,收缩压<80 mm Hg、≥80 mm Hg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指数法测定产后出血量更为准确,能够监测出隐性出血,作为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扩容的一项客观指标,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