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中黑点状污染物的种类及对治方法

作者:谭百宏*; 王艳玲; 郑敬彤; 于军; 刘利; 李艳超*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58(01): 126-132.
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23.01.021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培养中黑点状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方法 倒置显微镜观察黑点状污染物的生长状态;革兰染色、金胺O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术分析黑点状物质的形态学特征;16S rDNA基因测序鉴定细菌种类;药敏实验筛选污染物敏感的抗生素;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冻存的SH-SY5Y细胞进行复苏。结果 倒置显微镜实时观察显示黑点状物质呈静止和运动两种生长状态;革兰染色呈阴性,金胺O染色呈阳性;电子显微镜负染技术揭示该污染物是一种短杆状细菌,游动期带有极性鞭毛;16S rDNA基因测序表明该污染物是一种名为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 HLK1的苯基杆菌。药敏实验筛选出头孢曲松、羧苄西林和亚胺培南等抗生素对该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上述抗生素无法清除SH-SY5Y细胞内的细菌。被污染细胞不能长期冷冻保存,但是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复苏可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效率。结论 培养体系内的黑点状污染物是一种能够侵入细胞内部、生存能力极强的寡营养细菌,常规抗生素处理很难将它们从培养体系内清除。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液可能含有某种对抗p.z.HLK1的活性物质,采用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细胞复苏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效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