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乡两级产科现状调查

作者:刘城璐; 朱贤; 徐畅; 张晓峰; 江苇; 许红*
来源:医学与社会, 2020, 33(08): 25-29.
DOI:10.13723/j.yxysh.2020.08.006

摘要

目的:调查川藏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产科情况,综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该地区产科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PS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4个县的6所县级、32所乡级医疗机构相应产科医务人员基本情况、设施设备配置情况、日常分娩服务与急救服务提供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西藏调查地区的县、乡医疗机构均无法开展剖宫产手术,县住院分娩率为46.19%。四川省调查地区的县剖宫产占比11.33%;县住院分娩率为84.93%。在产科急救方面,西藏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能在24小时提供顺产分娩服务与相应的急救药物治疗,四川省调查地区50%的县级医疗机构能提供包括顺产、紧急剖宫产等6项产科急救服务,所有乡卫生院均不能提供紧急剖宫产服务。对16项生产与分娩物品的设备设施进行调查,西藏调查地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配置率分别为78.13%、36.87%;四川省调查地区分别为85.93%、11.08%。西藏县级医疗机构产科医师总数8人,医护比1∶0.25;四川省调查地区县级医疗机构产科医师总数27人,医护比1∶0.70。结论:川藏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产科服务存在人员、设施设备、技术服务上的不足,急需探索适合当地的干预模式,加快产科供给侧的建设,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