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CF)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新发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PKP治疗,且术后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根据术后复查结果判断骨水泥渗漏情况,并按是否发生渗漏将患者分为渗漏组(n=19)与非渗漏组(n=87),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资料与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渗漏组椎体前中柱高度、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注射区域为边缘区的患者占比、压缩程度≥50%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渗漏组,后壁完整性占比低于非渗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注射区域为边缘区、椎体前中柱高度、骨水泥注射量、压缩程度≥50%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OR=11.010、1.744、31.800、4.822,P<0.05)。结论 VCF患者行PKP治疗后伴随一定的骨水泥渗漏风险,压缩程度≥50%、椎体前中柱高度过大、骨水泥注射量大及边缘区注射均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 单位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