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09—2020年非金融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融资平台负债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融资规模的总体影响,并重点考察上述影响在“43号文”出台前后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异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就“平均效应”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本地企业信贷融资总体上具有负向的挤出作用。超越“平均效应”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贷挤出效应存在时变特征,2014年“43号文”出台后,城投债的挤出效应显著缓解,更具隐性化的银行贷款等非公开债务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上述影响也存在截面异质性,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受政府债务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的负向影响是一种“被动挤出”,而不是企业信贷需求减弱下的“自主选择”。因此,建议优化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投向,推动地方债务显性化,深化银行体系改革、优化信贷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