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和实验室检查情况。采集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ab基因和N基因。采集血液样本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水平。结果 38例患者中输入性病例35例(92.1%), 其中美国输入20例(57.1%)。36例(94.7%)患者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其中末次接种后≤1个月发病者占5.7%(2/35), >3个月发病者占65.7%(23/35)。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35例确诊患者中, 咳嗽31例(88.6%), 咽痛14例(40.0%), 发热13例(37.1%), 鼻塞10例(28.6%), 流涕8例(22.9%);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正常者33例(94.3%), 降低者1例(2.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19例(54.3%);C反应蛋白升高者18例(51.4%);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者35例(100.0%);降钙素原升高者10例(28.6%);D-二聚体升高者6例(17.1%);ALT升高者1例(2.9%);血钾降低者10例(28.6%)。ORF1ab基因循环阈值(Ct值)为22.15±6.00, 最低值为14.22, N基因循环阈值为21.86±5.72, 最低值为13.04。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水平为0.46(0.21, 1.12) AU/mL;IgG抗体水平为126.55(8.31, 289.85) AU/mL, 其中20例患者IgG抗体>100 AU/mL, 12例IgG抗体>200 AU/mL, 最高达414.48 AU/mL。结论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鼻塞,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且病毒核酸水平较高, 需注意防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