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穿刺引流置管靶点的位置与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2021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原始DICOM数据导入3D Slicer 4.0.10.2中,勾勒出基底核亚区不同解剖结构。重建出三维大脑半球镶嵌模型后,导出其光刻模型。使用Geomagic 2015及Solidworks 2019将脑组织模型实体化,再分割、修整后,生成工业标准格式(.x_t)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 2020 R2软件,对血流与脑组织进行瞬态双向流固耦合(BSFC)。根据穿刺引流置管靶点的位置是否位于血肿强应力区将患者分为强应力组(置管靶点等效应力与血肿应力最大值比值>74%,19例)和弱应力组(置管靶点等效应力与血肿应力最大值比值≤74%,11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术后水肿量、术后3 d血肿清除率、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术前差值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强应力组与弱应力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术后水肿量、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应力组术后3 d血肿清除率、术后2周GCS评分与术前差值高于弱应力组(P<0.05)。结论 基底核区HICH患者穿刺引流置管靶点的位置可能影响其术后血肿清除率及GCS评分,提示术前应快速建立模型,确定血肿应力中心,利用神经导航将置管靶点设置在强应力区,从而促进血肿引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单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