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导致的地域多样性丧失与文化生态失衡使徽州民谣面临着"文化记忆断裂"与"身份认同缺失"的发展困境,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一方面对徽州民谣的符号系统与文本结构进行挖掘,分析构成文化认同的符码意象,得出文化认同在文化传承中具有复兴与形塑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徽州民谣文化认同的文本策略进行建构,探究新时代下构成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形成"符号—文本—文化"的传播模型,以期营造基于地方意义的"文化共同体"。